SAFTOP智慧照明控制系统在多功能办公楼中的应用 – SAFTOP
我们不仅专注于产品的研发
同时也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智慧控制理念的推广
新基建新动能
安冠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基座解决方案
Slider

新闻

SAFTOP智慧照明控制系统在多功能办公楼中的应用

​随着建筑智能化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技术,智能照明控制技术也逐渐被大家认识。

所谓智能照明控制,就是根据某一区域的功能、每天不同的时间、室内外亮度或该区域的用途来自动控制照明设备,并能够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与监控的功能,结合现代照明技术与照明艺术,科学地管理照明设备,让人们在一个不仅照明技术参数指标方面达到标准要求,而且舒适、明亮并富有艺术魅力的照明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目前,大多数建筑物仍然沿用传统的照明控制方式,部分智能大厦采用楼宇自控(BA)系统来监控照明,也只能实现简单的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相比之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体现出强大的优越性,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建筑中的照明需求,提升照明环境的品质,还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照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有助于照明系统管理的智能化、维护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提高照明设计的技术和科技含量。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不再依赖于楼宇设备自动管理系统而独立运行。它同时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采用标准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系统如BA、安保、消防等相互连接完成系统集成功能。同时利用系统配备的监控软件,能方便地遥控、监控建筑所有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

多功能办公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两大部分。照明系统基础设计是依据国家照明设计标准确定办公楼不同房间和场所的照度,选择相适应的光源和灯具,合理布灯,进行回路负载计算,保证必要的照明质量(亮度分布、眩光限制、显色均匀度、造型等)。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照明的基础设计之上的,是对整个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设计。

系统功能及实施策略

多功能办公楼按照功能区域划分,通常会分为办公区域、公共区域(走廊、电梯厅等)、会议室、多功能厅、门厅等,各个功能区域的照明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根据这些特点和需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控制方式:

(1)中央集中控制

通过中央监控计算机上定制的监控软件,给最终用户提供一个简洁清晰、操作简便、友好的界面,实现对系统中各个照明控制箱的参数设定、修改以及场景照明状态的监视和控制。

(2)调光控制

一般通过调光装置(数字、智能调光器)、计算机/微处理器调光控制装置来实现。可以根据室内照度的变化自动控制灯具的开启、关闭或者变亮、变暗,使工作环境保持稳定的正常照明状态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此外,在灯具初始投入使用时,其提供的照度值会比照明基础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值高20%~35%,通过调光控制,我们可以设定较低的初始亮度值;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光源的光通量衰减、灯具的积尘、室内在面的积尘等原因,灯具初始亮度会降低,这时我们又可以相应地提高灯具的初始亮度值。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灯具初始亮度过高,造成浪费,从而做到节约电能。

(3)场景控制

用户预设多种场景,按动显示触摸屏的一个按键,即可调用需要的场景。如会议室的入席场景、投影场景、会议场景、休息场景、散会场景等,灯光控制可以和会议系统的投影仪、幕布、电动窗帘等进行联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4)可预知时间表控制

灯具的运行基本上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进行,规则地配合上班、下班、午餐、清洁等活动,随着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等规则变化。可预知时间表控制通常采用时钟管理器来实现,并进行必要的设置来保证特殊情况(如加班)时灯能亮,避免将活动中的人突然陷入完全的黑暗中。

(5)不可预知时间表控制

有些场所如休息室、楼梯间,人员活动经常是不规律的。这时可以利用人体红外感应器、动静传感器,在有人进入时才把灯点亮或切换到某种预置场景。在大开间办公室中,根据办公工位的设置,在工位的上方安装人体感应器,当工位上有人在工作时,打开相应的办公区域上方的照明;无人工作区域,照明是暗的或者设置为某时间段内灯具自动熄灭。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暗)。

(6)自然光感应控制

自然光感应控制一般使用光照度传感器实现。自然采光会随着时间、天气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自然采光需要和人工照明相互补偿。此外自然采光的照明效果会随与窗户距离的增大而降低,所以一般在靠窗4m左右处设置光照度传感器,并将此范围内的灯具分为单独的回路,甚至将每一行平行于窗户的灯具分为单独的回路,通过控制靠窗部位的室内灯具的开关或明暗,进行不同的亮度水平的调节,保证整个工作空间内的照度平衡。光照度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测定工作面的照度,与设定值比较来控制照明开关或明暗,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不受季节与外部气候环境影响的相对稳定的视觉环境。利用自然光控制房间照度示意图如下:

(7)作业调整控制

改变局部小环境的照明,例如改变工作者局部的环境照度;降低走廊、休息厅的照度,提高作业精度较高区域的照度。通常可以利用局部的调光面板或者使用红外、无线遥控器来改变一盏或几盏灯,从而给予操作者控制自身周围环境的权利感,营造操作者想要的照明效果。

(8)就地手动控制

正常情况下,控制过程按程序自动控制,在系统不工作时,可使利用自然光的控制用控制面板就地手动强制调用所需要的照明场景模式。

(9)群组组合控制

利用隔灯、灯列、或者灯的区域来划分照明回路,实现1/3、2/3、3/3或者其它类型的照度控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将某一按钮自定义为打开/关闭多个箱柜(跨区)中的照明回路。

(10)应急控制

在接收到安保系统、消防系统的警报后,能自动将指定区域照明全部打开。

(11)图示化监控

用户可以使用电子地图功能,对整个控制区域的照明进行直观的控制。可将整个建筑的平面图输入系统中,并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该区域当前的状态。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多功能办公楼中的应用,实现了照明控制的智能化,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可实现多种照明效果,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光源寿命,减少了安装布线的开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人为的开与关转换成了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办公楼的管理水平,同时将大大减少办公楼的运行维护费用,带来极大投资回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调光控制、场景控制、时间表控制等方式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效果。照明控制作为照明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使系统更优化,功能更完善,节能更可观。